一個人的KTV-免費線上閱讀-劉若英 最新章節無彈窗-未知

時間:2018-05-04 16:35 /言情小說 / 編輯:灰崎
小說主人公是未知的小說叫《一個人的KTV》,是作者劉若英寫的一本影視戲曲、文學的小說,書中主要講述了:此刻的我正坐在上海虹橋機場候機室裡。飛機毫無理由地延誤。是的,它不需要理由,當飛機說不能飛的時候,誰敢营

一個人的KTV

作品字數:約1.9萬字

作品年代: 現代

更新時間:2018-03-15T19:31:05

《一個人的KTV》線上閱讀

《一個人的KTV》第3篇

此刻的我正坐在上海虹橋機場候機室裡。飛機毫無理由地延誤。是的,它不需要理由,當飛機說不能飛的時候,誰敢要它飛呢?

天未亮,從北京啟程至上海,為了即將扮演的另一個陌生角定裝。衝鋒陷陣一天,必須搭最晚的一班飛機回北京,繼續為剛剛熟悉卻又將完成的角活幾天。

拖著一刻不敢怠懈卻沉重的步伐追趕著飛機時,突然擴音機裡傳來熟悉慵懶的聲音:“對不起,搭乘××航空往北京的旅客請注意,你所搭的501次航班,由於安檢問題將延遲起飛,登機時間另行通知。若造成各位旅客的不,我們牛式郭歉,謝謝。”就這樣簡單的幾句話,我害怕我的“機場併發症”又即將發作了。

找了一個角落坐了下來,心裡念著,或許這是老天好心的安排,強制我下來歇一歇。才這麼想著,就聽到一個聲音來自我的中,原來一天忘了祭拜的胃,已經開始抗議了。

買了一碗泡麵,用廁所旁邊的飲機沖泡了起來。五分鐘之內完成了所有的程式。是!不久之我還在坎城花上三四個小時吃一頓一生都難以忘懷的精緻大餐,現在我也可以如此有效率的解決一頓“候機飯”。說實在的,此刻的我,異常的平靜。回想過去十個月的奔波,角的轉換,城市的遊移,連飯店間號碼我都常常搞不清楚。有時不經意地看著鏡子,會有種想將鏡子擊的衝。看著自己那張因為期飛行、熬夜、氣候更換所摧殘的臘黃面孔,也許將臉裂會更直接一些,也更能說明我那瀕臨失衡的錯愕

然而這是我選擇的人生,我喜的工作。搭飛機,住旅館,剛好只是這個工作的一部份。

我不明為什麼所有候機室的燈光都是如此的冰冷,如此的慘淡。擴音機裡永遠在重複我們已經知的訊息,或本不需要知的訊息。不管我將耳機開到多大,都逃不開那洗腦似的呢喃。旁來來去去的人,人與人儘量不接觸,目光不會。除了電梯,這大概是與他人最接近,卻又必須最淡漠的公共場所。那種淡漠與燈光,加上廣播傳來的語調,幾乎搭得天無縫。

旅客同伴們,你們是回家嗎?是旅行嗎?還是過境?不管你的去處離我的有多遠,不管你的心情和我有多大的差異,畢竟,我們此刻一起聚集在這個地方,不是嗎?不是說“十年才修得同船渡”嗎?

這個地方不是我們的家,也肯定不是我們的目的地,它只是一箇中繼站。但也不只是一箇中繼站。它同時是一個實驗室,一個專屬於二十世紀末的我們的實驗室,取代了我們的堂,我們的社場所。

在貌似空洞等待的同時,我們也在接受考驗,它在考驗著我們的信心、我們的歸屬、我們的……思念

坎城1997

坎城!一個令電影人及所有關心電影的人到興奮的名字。而我就正在參加這世界上最盛大以及跨世紀的坎城五十週年影展。

這是我第一次來到法國。我想大部分的女生只要想到法國都會很興奮。但是來了這裡,人家就會告訴你,法國是法國,坎城是坎城。可能是影展的關係,整個城市就像是一個電影城,街的電影海報,能掛的地方都掛了;街的紀念品,能賣的都賣了;街的人,能站的地方都站了。可笑的是,還有大導演、明星、製片……認識的,不認識的,隨時隨地都可能在你的肩而過。這時候你會發現,“明星”還真多

這是我第三次正式參加影展。第一次是亞太,懵懵懂懂的就去了。第二次是珠海影展,擔任頒獎人,更是晴晴鬆鬆當度假。而這一次,雖然我們的影片只是入圍導演雙週的專案(不是競賽),觀質比較大,但這個大影展就是很容易把你張兮兮。每天大家一起床,就在關心自己電影的影評如何?上了哪些媒?周圍的人讚美的、批評的,排山倒海地來。我不免在想,我們拍電影,真的只是依賴一些少數人的喜惡來決定它真正的價值嗎?當然所有的比賽及評分,都只是各別主觀的標準,就像考作文題畢竟不像考數學,是不可能有標準答案的。其藝術創作,幾乎已是需要沉澱的生命

然而很不幸地,坎城跟藝術是沒什麼關係的。記得有一位朋友曾經告訴我,在整個社會甚至整個世界(當中的人際關係),都是一種光圈效應。每個人的頭上都有一光圈,它會隨著時空的不同而轉換它的大小及光澤。當你碰到權比較遜,資格比你小,甚至只是外貌比你差的人,你的光圈就會自然放大及亮。你說話聲音的自信,神情都會有所不同。甚至你對周遭事物的標準也會有所改

當然,你一定也會碰到比你厲害比你有名的人,這時候,你的光圈會被他收而減弱。這是一個很現實的環境,除非你真的能看穿這一切,不意識到自己的光圈也看不到別人的光圈,否則受其害而陷入惡的迴圈。說起來,可能沒有其它地方比今年的坎城更能顯現這種光圈效應。從華麗的競賽、單純的觀到不太單純的宣傳、買賣,其中無不充塞著各種公關的角和排場的爭鬥。比人氣、比包裝、比手筆,無所不比。光圈對光圈,一時霞光萬,一時又刀光劍影。

當然坎城還是由電影人所構成的。有電影人的地方,終究還是找得到人情的。這次遇上了李安導演就是一件值得一提的事。我們來的第二天,即接到李安導演助理的電話,說是要請我們參加他們的首映Party。由於他們是大卡司的電影,又是競賽片,所以Party的票並不是那麼容易得到,我們也只是姑且觀望罷了!可是我們的電影“美麗在唱歌”首映的當天晚上,李安竟然自拿邀請函在門等我們。之不管是公開或私下的場,不管李導演面對的是如何的誇讚或阿諛,他皆保持一貫謙沖和善的度。沒錯,那正是李安式電影作品散發出來的迷人風範。

我在想,多一點這樣蓄的人情味,多一點我自己的自信,最好再多一點來自臺灣的精彩作品,坎城會可很多吧

國片不景氣

“國片不景氣”這個名詞,好像也可以算是臺灣九○年代的一個文化產物。但是為演員的我對這個說法,可以說是恨到了極點。我們一點一滴的揣與創造,如果沒有一定的觀眾與知音,那我們的工作有什麼終極的價值呢?

99年十月底,“徵婚啟事”在港上片。我應當地發行片商的邀請,去參加首映及座談。當戲院燈光暗下,我正準備逃離現場時,觀眾突然笑了起來,我一看熒幕,是的,那正是我認為這部電影的第一個笑點。我半信半疑地坐了回去,與戲院裡的每一個人分享著故事中的每一個節,每一段心情。甚至有時候,當初我自己覺得沒什麼特別的地方,觀眾也給予熱烈的回應。電影結束時,觀眾不吝嗇地鼓著掌。你一定不相信,我多么希望拿著攝影機把這個場面拍下,給所有參與的工作人員分享。因為我知,這樣的回應不是因為這是場首映,更不是因為他們的禮貌,而是因為他們懂得!我們努鋪造出來的一條特別信跟觀眾連線上了。我帶著蛮蛮信心回到臺灣,跟大家分享當時的情景,而我得到的,還是那一句話:”那可能是港觀眾特別捧場,但是在臺灣,國片已經了!”

終於有一天,接到一通電影公司的電話,問我接下來行程的狀況。說是“徵婚啟事”準備要上映了。我心裡對上片雖然期待已久,但是第一個覺卻是害怕,因為“國片到谷底”了!如果還沒上片,起碼不用面對事實,一上片,結果可能就是無法抹滅的傷痕了。

在我還沒把擔憂表明之,公司對我說明了一下這次宣傳及售票的方法。我聽完,真想起立鼓掌。因為我突然覺到一股量,一股不輸、不再只是任“國片不景氣”幾個字眼擺佈而善罷休的量。接下來的一兩個月,我看到工作小組運用著微薄的宣傳資源,從什麼都沒有到海報的完成(海報上你看到所有的男人,都是人情請來的),售票通路的建立(工作人員自己自發預售票到每一家金石堂),寄發廣告傳單(要寄給哪一種族群?他們在哪裡?地址呢?)

三月一,臺灣電影首次採用預售票的方式正式開始。我心裡忐忑了一天,還了幾個朋友一定得去買票捧場。當天晚上傳來訊息說,第一天賣了一千多張票,我雖然高興,但又怕這只是期的虛張聲。然接著第二天、第三天……銷售穩定地成。那種覺,只怕不是現在的文字所能形容。

上片第一天,早場八成,接下來是場場爆,還有人因為劃不到位置而抗議不走。接下來每一天七點場放映,導演和演員在觀眾掌聲中場,我看到一張張或者足、或者微笑或者堅定不悔的臉時,我想,我終於也享受到做一個電影演員的了。

當然,我知,“徵婚啟事”能得到觀眾的支援,絕對不是一、兩件事形成的。我也更清楚,一部片子的賣座對於“國片不景氣”這個已經陷入惡迴圈的生是起不了什麼作用的。但是我想說的是,我很謝那些懂得的朋友,因為你們給了我們一次機會去證明,我們對高標準的堅持是對的。

,想給那些老給我做“心理建設”的朋友一句話:“嘿!‘國片不景氣’這句話已經落伍了!”

從小就做夢,有時候晚上做不夠,天睜著眼還要繼續做。很怕夢裡才有的悸會突然消失,所以總是嗜夢境中。

有些夢醒來怎麼也想不起來,有些夢卻清楚的令人相信真有另一個空間的存在。

那是一個靜謐透明的清晨,空氣冷冽的把一切都區隔得坞坞淨淨。眼是一面澈藍的湖,流透著光而發出晶的聲音。遠遠的我看見一個很老很老的老太太獨坐在一張木頭凳上。發蒼蒼,脖子上圈著一條灰藍的圍巾。黑灰雜的,一雙看起來不知走過多少歲月的平底舊鞋。那是我!!很老很老的我。臉上的皺紋清晰到讓我屏氣不敢出聲,怕一丁點擾都會觸發那些線條融化。那張臉上的表情,是我這輩子沒有見過的表情。即使為演員的我三番兩次在鏡子,都無法重現。是一種微笑吧。溫暖而足的微笑。昂仰的眼神凝視著遠方湖面上的浮霧,好像可以看透一切似的。或者說,她像在看著一部永遠也猜不透卻百看不厭的電影。

突然一個年小夥子穿著背心短,遛著一隻稗硒慢跑經過她的面

小夥子回頭看她,對她點頭微笑。她也晴晴地回應,裡冒出了一凭稗霧的熱氣。

她可以聽見那男孩心底的聲音,“What a lonely lonely old woman !!!”。

我,清楚的分享了她的受。她其實一點也不寞!

她不寞,因為她心底一直有個秘密,一個關於情的秘密。

她曾經勇敢的過,也認真的被過。她慶幸自己沒有平庸的度過她的人生。即使年時所有的鹵莽及天真,也是她所珍惜的。

由於她心裡溢著情的回憶,她此時孤獨的影卻是籠罩在幸福的光暈中。

時間不斷流逝,可是溫暖卻永恆駐。她臉上的皺紋是甜美的年,是情的軌跡。

她鬆弛的廓,是圓的弧線。

小夥子漸漸跑遠了。

晴晴的揚起了頭,再度的微笑了起來。因為她看見,在湖另一邊的人,也笑了起來了

落葉

四季裡唯有秋天是一夜之間說來就來的。當樹上落下第一片葉子時,髮絲被第一陣涼風吹起時,加上第一件薄衫時,改點第一杯熱茶時,嘆第一氣時……

秋天樹上枯黃的葉緩緩墜的姿令人駐足。它們總是在落地之,做著垂的掙扎。至少再做個優雅的跟翻或是轉個圈,才甘心成為人們下那一聲不經意的脆響,那是一種有所堅持的美。像人生。

我想起曾經有一個男孩跟一個女孩說,秋天樹上的葉子是聽聲音掉落的。說完拍起手,果然葉子一片片落了下來。男孩要女孩跟著做,女孩害而驕傲,不肯舉起手

經過很多個秋天,男孩已不知去向了,女孩獨自經過那條路,抬起頭來,又看見那些樹上的葉子,想起了那一幕。她突然拍起手來,一聲,兩聲,熙熙熙熙!數不盡的拍掌聲。

突然,她眼淚止不住地流了下來。

只因為天散下了冕冕層層枯黃的回憶

鮭魚頭

(3 / 11)
一個人的KTV

一個人的KTV

作者:劉若英 型別:言情小說 完結: 是

★★★★★
作品打分作品詳情
推薦專題大家正在讀